為什麼香港小朋友需要自造教育?5個你不可忽視的原因

港小朋友成日俾人話「書包重、壓力大、唔夠創意」,究竟有冇一種教學方式,唔洗追分數,又可以激發潛能?答案可能就係 —— 自造教育(Maker Education)。 自造教育係一種以「動手做」為核心的學習方式,透過木工、簡單電子、手工藝、生活技能等體驗式課程,幫助小朋友從「做中學」,真正掌握解難、創造與合作等未來不可或缺的能力。 為什麼香港小學生特別需要自造教育? 以下五個原因,講出香港學生真正需要自造教育的原因,家長、老師、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知! 1. 🎒 香港教育過度集中書本,缺乏實踐本地教育制度一向重視操練與考試,小學生每日返學、補習、做功課,學到好多知識,但動手機會少之又少。長此下去,學生: 缺乏創造與解難經驗容易怕失敗、不敢試錯學習興趣低落、對生活技能陌生自造教育提供一個「無對錯」的學習空間,學生可以放心試、放心錯,從錯誤中學習。2. 🧠 培養解難力,比死記更重要將來無論係學習定工作,面對問題時要懂得靈活處理。小學生經常缺乏這種訓練,遇到難題第一時間係「問大人」。自造教育課程讓學生: 自己設計、組裝、修正作品由「唔識」到「試到啱」自主思考、自己解決問題👉 這種經歷正正就係 21 世紀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解難能力(Problem-solving skills) 3. 🧒 自信與自我價值感,從「親手整好一樣嘢」開始唔少香港學生學業壓力大,有時會覺得自己「唔叻」、「唔出色」。但當一個小朋友能夠親手完成一件作品,例如木製電話座、LED裝置、手作筆袋,嗰種「我得啦!」的感覺會深深烙印心中。 成品即成果 → 增加成就感適合各種能力學生,尤其係 SEN、小組教學、非主流學童學會欣賞自己,重拾信心4. 🧰 裝備生活技能,學會照顧自己自造教育唔單止係創意同科技,更係生活教育的一部分。Makerlink 的課程包括木工、家居維修、DIY文具、簡易水電裝置等,全部都係貼近生活、有實用性嘅學習內容。 學識安全使用工具知道點處理簡單問題(例如漏水、鬆螺絲)建立獨立生活基礎💡 唔一定將來做工程師,但學識自理,永遠受用!5. 🤝 提升合作力與社交表達能力現代教育強調「軟技能(soft skills)」,包括溝通、協作、同理心。好多自造教育課程都需要: 分組合作討論點樣設計與分工分享自己作品同感受呢啲互動過程對於性格內向、缺乏自信、或語言能力較弱(如非華語學童)嘅小朋友尤其重要。唔靠筆試,仍然可以閃耀。 Makerlink…

家居維修工作坊:實用技能 × 自信培養 × 自造教育

你有冇諗過,一顆螺絲、一條膠喉、一盞燈膽,原來都可以變成一堂充滿成就感的學習體驗? 家居維修工作坊打破一般興趣班「玩完就算」的框架,結合實用技能、自理訓練與創客精神,專為香港中小學與社福機構設計,讓學生體驗「識得整」的樂趣,建立起解難與動手能力,為未來生活做好準備。 為什麼要學家居維修? 在現今社會,唔少學生習慣依賴父母、工人或技工處理日常生活小問題,但其實: 🧠 自造教育唔一定要科技,實用技能同樣重要! 工作坊內容特色 Makerlink 嘅家居維修課程,並非單向示範,而係一節節 「做中學」 的實戰訓練: 課程環節 說明 🔩 螺絲與工具入門 認識不同類型螺絲、螺絲批、活動板手、電工膠布等基本工具 💡 電燈換裝練習 學習如何安全地更換燈膽與簡單電線接駁(低壓教學板) 🚰 水喉接駁與滲水處理 使用模型學習膠喉裝拆、接駁膠水及處理簡單漏水情況 🪛 修理日常用品 如櫃門鬆脫、掛勾掉落、簡單家具維修等實用情境練習 適合對象及應用場景 本課程適合: 入校服務模式靈活彈性 老師及學生回饋 「學生從未試過用螺絲批拆東西,一拆就停唔到手,堂堂都問我幾時再有!」—— 某東涌中學老師 「我屋企成日漏水,以前要等爸爸,依家我識得點處理,覺得好叻!」—— 小六學生 Jason 生活教育 × 自造教育:由手開始,改變一生 家居維修唔只係一種技術,更係一種態度…

燒箔畫工作坊:重拾慢工細活,感受中國藝術的溫度

在快速、數碼化嘅學習時代,仲有乜嘢能夠令學生停一停、坐定定、用雙手專注創作?燒箔畫工作坊就係一個結合「工藝、美感、文化」於一身,能夠提升專注力同藝術修養嘅課堂體驗,特別適合香港小學、中學或社福機構作為特色興趣班或節慶活動。 甚麼是燒箔畫? 燒箔畫,係一種古老又罕見嘅中國手工藝術。學員會將一層層金屬箔(如鋁箔、金屬紙)貼上黑卡或木板,再以熱筆/電熱燙筆勾勒線條、融化壓紋,創造出浮雕感同層次感兼備嘅圖案。效果有如金屬雕刻,閃爍奪目,極具視覺衝擊力。 這種藝術形式融合咗繪畫、工藝、設計、傳統文化,同時又極具創作空間,非常適合學生由零開始接觸,體驗傳統藝術中嘅「靜」、「細」、「美」。 為何燒箔畫適合學校及社福機構? 入校服務安排一覽 Makerlink 提供專業燒箔畫入校服務,讓藝術走進校園: 項目 說明 🕒 課時安排 1.5 至 2 小時|可配合常規課或一日活動 👨‍🏫 教學形式 導師即場示範+逐步指導+自由創作 🎒 適合年級 P.3 至中四均可調整難度 🧰 材料提供 電熱筆、金屬箔紙、板材、設計模板等一應俱全 🎯 教學目標 激發創意、美感訓練、文化認識、提升專注力 教學情境真實分享(虛構示例) 「學生一開始仲好驚會燒爛啲畫,但一畫就畫咗成粒鐘唔願停,仲主動要求畫多一幅!」—— 某觀塘小學老師 「有學生話第一次覺得自己做嘅藝術作品可以送俾人,好靚好有面子。」—— 社工(青少年中心) 燒箔畫不止係手作,更係文化傳承…

霓虹燈牌工作坊:打造屬於自己嘅亮光藝術品!

想為學生帶嚟一個結合科技、創意同自造精神嘅活動?霓虹燈牌(EL Wire)工作坊,正正係一個可以結合 STEM 同藝術設計,又極具吸引力嘅熱門課程!不論係小學週會、STEAM日、學校開放日或社福青少年活動,我哋都可以提供專業入校服務,協助你打造令人眼前一亮嘅學習體驗。 甚麼係 EL Wire(冷光線)? EL Wire 即「Electroluminescent Wire」,中文又叫「冷光線」,係一種安全、可彎曲嘅發光物料,廣泛應用喺舞台服裝、模型、節日裝飾等創意領域。佢以電池驅動,唔發熱、唔刺眼,對小朋友嚟講非常安全。 霓虹燈牌工作坊有咩特色? 適合對象及應用場合 此課程特別適合: 亦可配合: 入校服務模式靈活彈性 學生及學校反應 「一開燈嗰下,成班同學都嘩咗一聲,啲作品真係好靚!」—— 某新界小學老師 「我唔信自己整到,但最後真係做到一個會發光嘅招牌,好有成功感。」—— 中一學生 Aimee 自造教育新趨勢:由被動學習走向創造實踐 傳統學科著重筆記與記憶,但未必能夠觸動學生嘅學習動機。而 EL Wire 霓虹燈牌正正提供一個「做中學」、「錯中學」嘅空間,讓學生在試驗、失敗與創作中累積能力與自信。這不止係一節興趣班,更係一種跨學科學習體驗,代表住未來教育方向:創造比填鴨更有價值。 📩 歡迎查詢:打造你校園獨有的亮光創作時刻! Makerlink 提供富創意、富教育意義的自造工作坊,包括 EL Wire、輕木工、STEM 創客課程等,專為學校與社福機構而設,全港入校服務,導師經驗豐富,課程可客製化,配合你活動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