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造教育適合 SEN 學生嗎?|讓每個孩子都能「做到」的學習方式
在香港,每間學校或多或少都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佢哋可能係讀寫障礙、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或者其他發展差異。無論是哪一種,他們都有潛能,只需要一種對的方法。 傳統課堂對某些 SEN 學生來說可能充滿挑戰——坐定定、集中聽講、應付筆試。但如果將學習方式轉為動手實踐、創作為主的「自造教育(Maker Education)」,情況會唔同晒。 什麼是自造教育? 自造教育強調「從做中學(Learning by Making)」,學生唔再只係聽書、抄寫,而係親手參與創作,例如: 自造教育重視過程多於結果,讓學生學會試錯、思考、動手、解難,亦容許每個人以自己方式、節奏去學習。 為什麼自造教育特別適合 SEN 學生? 1. 🧠 多感官學習:突破文字與語言障礙 好多 SEN 學生(特別係讀寫障礙或語言發展遲緩)對文字學習感到吃力,但透過: 學生唔再被困於語文輸入,可以從多種感官接收資訊,更容易投入與明白學習內容。 2. 🙌 重視過程、容錯空間大:減低失敗焦慮 SEN 學生最怕「錯」,因為錯=唔叻。但自造課堂唔係求「唯一正確答案」,而係: 一個專注力不足的學生,第一次可以從頭做到尾,完成自己設計的燈牌,對佢來講,可能係一大突破。 3. 🧰 視覺化成果,強化成就感 好多 SEN 學生因為學業表現被標籤為「弱」,但當佢親手完成一件實體作品,嗰份成就感係無法比擬的: 實體作品=看得見的進步與能力,為學生建立自信,重建學習動力。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