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每間學校或多或少都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佢哋可能係讀寫障礙、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或者其他發展差異。無論是哪一種,他們都有潛能,只需要一種對的方法。

傳統課堂對某些 SEN 學生來說可能充滿挑戰——坐定定、集中聽講、應付筆試。但如果將學習方式轉為動手實踐、創作為主的「自造教育(Maker Education)」,情況會唔同晒。


什麼是自造教育?

自造教育強調「從做中學(Learning by Making)」,學生唔再只係聽書、抄寫,而係親手參與創作,例如:

  • 製作木工小件
  • 組裝 LED 電路
  • 設計個人化霓虹燈牌
  • 創作燒箔畫、再生藝術作品

自造教育重視過程多於結果,讓學生學會試錯、思考、動手、解難,亦容許每個人以自己方式、節奏去學習。


為什麼自造教育特別適合 SEN 學生?

1. 🧠 多感官學習:突破文字與語言障礙

好多 SEN 學生(特別係讀寫障礙或語言發展遲緩)對文字學習感到吃力,但透過:

  • 視覺(設計、顏色)
  • 觸覺(手作、剪鋸、黏貼)
  • 聽覺(操作說明、互動交流)

學生唔再被困於語文輸入,可以從多種感官接收資訊,更容易投入與明白學習內容


2. 🙌 重視過程、容錯空間大:減低失敗焦慮

SEN 學生最怕「錯」,因為錯=唔叻。但自造課堂唔係求「唯一正確答案」,而係:

  • 允許試錯 → 不怕失敗
  • 每件作品都有價值 → 鼓勵個人風格
  • 過程導師持續正面回饋 → 建立信心

一個專注力不足的學生,第一次可以從頭做到尾,完成自己設計的燈牌,對佢來講,可能係一大突破。


3. 🧰 視覺化成果,強化成就感

好多 SEN 學生因為學業表現被標籤為「弱」,但當佢親手完成一件實體作品,嗰份成就感係無法比擬的:

  • 「我整得掂!」
  • 「呢件嘢係我設計,我整出嚟」
  • 「唔需要靠筆試,我都可以成功」

實體作品=看得見的進步與能力,為學生建立自信,重建學習動力。


4. 🤝 培養社交能力與合作精神

SEN 學生往往在人際互動方面有困難,例如 ASD(自閉症)學生或 ADHD 學生難以協調、表達或聆聽。但在一個輕鬆、有具體任務的合作過程中,例如:

  • 分組製作木工作品
  • 一齊設計裝飾圖案
  • 幫人拉線、切膠片

佢哋可以慢慢建立互信、溝通、自我表達,提升社交參與度,而唔覺得壓力大。


5. 🔄 靈活教學設計,配合個別差異

Makerlink 提供的自造教育課程,可以根據學校、中心或個別學童的能力作出彈性調整:

元素彈性設計建議
🕒 上課時間可設短節數或加中途休息
🧩 難度調節有初階、進階選項,讓學生可自由選擇
🗣️ 溝通方式可加入圖示、步驟卡、示範影片
👥 教學模式可安排一對一、小組導師支援

🧑‍🏫 所有導師都具備與 SEN 學生互動經驗,耐心與理解同行。


Makerlink 的 SEN 專屬自造課程推薦

  • 兒童輕木工(初階):簡單釘裝,建立工具使用感與空間感
  • 自製 LED 裝飾燈:即時有燈亮效果,增加參與感與鼓舞
  • 燒箔畫 / 拼貼畫:創作自由度高,適合表達情緒與個性
  • 生活技能班(家居小維修):訓練自理與日常動作協調

📌 適合小學學童、校內小組、SEN支援班、社福中心成長小組、個別訓練等


結語: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有屬於自己成功的方式

SEN 學生唔係「唔叻」,而係需要另一種方法讓佢地發光。自造教育提供的,唔只係技能,而係:

  • 自信
  • 學習動機
  • 被尊重、被看見的機會

在 Makerlink,我們相信「每一雙手,都有創造的潛能」。


📩 歡迎查詢 SEN 小組入校課程安排

Makerlink 擁有豐富入校服務經驗,配合學校及中心需要,提供適合 SEN 學童的自造教育課程設計與導師支援

🔗 官方網站:https://makerlink.org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